湖北出台全國首個 省級住建AI+方案
文章出處:未知 人氣:發表時間:2025-07-24
日前,湖北省住建廳率先在全國省級住建部門中制定並出台了《湖北住建“AI+”行動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(簡稱《方案》),成爲全國首個省級住建領域人工智能專項行動計劃。
《方案》以“創新驅動、應用牽引、數據賦能、安全有序”爲原則,立足8個應用場景,明確了湖北住建領域三年發展路徑。到2025年,初步建成基礎支撐平台和7個場景初步應用,人工智能保障體系和工作機制基本形成;到2026年底,8個應用場景取得試點成效,在全省市州和企業推廣;到2027年底,全面推廣8個應用場景,形成推動住建領域人工智能應用發展的長效機制,支撐更多應用場景。
構建全鏈條智能化解決方案
近年來,湖北以科技創新爲發展引擎,以科技之眼鑄就安全基石,推動建築業向精細化、數字化、綠色化躍遷,爲建築業向“新”發展注入澎湃動能。
《方案》聚焦住房公積金、工程設計等八大關鍵應用場景,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賦能,解決行業痛點難點,提升業務效能和服務水平,助力住建領域治理現代化。
具體來看,住房公積金智能服務,打造智能客服,實現政策精准解答、業務辦理引導;運用AI自動分析申請材料,識別缺失與風險,實現智能審批。工程智能設計,推動BIM技術與AI設計大模型結合,自動生成並優化設計方案,構建知識圖譜提升設計效率與質量。施工圖智能審查,開發“AI審圖助手”,集成標准檢索與問題提醒功能;升級AI+BIM輔助審查系統,自動篩查強制性條文。工程智能造價,利用AI深度學習構建造價大模型,建立政府投資工程數據庫,推動智能工程量清單與造價指標生成。工地智能監管,基于視頻AI識別人員離崗、禁區闖入等行爲;智能監測設備設施安全與環境指標(揚塵、噪聲等),構建全域智慧監管體系。城市智能管理,通過圖像識別自動監測市容秩序、垃圾堆放、運輸軌迹,實現違規預警與快速處置閉環。城市生命線安全智能感知,融合視覺大模型與感知設備,實時監控燃氣、供水、排水、橋隧風險,實現全域安全預警。政務智能運行,構建智能客服與審批系統,實現高頻事項精准解答、複雜問題智能派單、部分審批“秒批秒辦”;開發智能辦公助手,輔助辦文、辦會、督辦。
據了解,《方案》首次系統構建了住建領域AI應用指標體系,其“場景化落地、階梯式推進”的實施路徑具有顯著示範意義。隨着AI技術深度嵌入住建全鏈條,湖北有望在智能審批、無人化監管等領域形成一批全國領先的實踐成果,爲行業數字化轉型按下“加速鍵”。
四大關鍵場景取得初步進展
聚焦差異化、專業化與精細化方向,《方案》着力打造體量適中、功能完善、特色鮮明、運行高效的標杆項目和典型應用場景,從“解決具體問題的小切口”到“有成效、有創新的亮點場景”,再到“有標准、有機制、有政策支撐的新模式”,以“小切口”撬動“大變局”,推動形成具有湖北特色的高質量建設路徑。
值得一提的是,湖北省住建廳迅速落實落地相關政策,目前已有四大關鍵場景取得初步進展。
其中,在公積金智能客服試點方面,武漢、宜昌、孝感、黃石、鄂州、荊州等市州已完成試點開發,實現問題咨詢、政策檢索等功能。在工地智能監管場景建設方面,湖北省住建廳與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、湖北電信等技術支撐單位研究工地AI視頻識別方案和技術標准,已接入部分工地開展試點。另外,城市生命線安全智能感知場景完成全省設備在線情況智能問答功能,可通過人機對答獲取各市州、各專題場景的設備在線情況,分析各市州的設備接入趨勢,對比分析各市州的數據情況。另外,已開發上線湖北住建智能客服,涵盖城建档案、企業資質、注冊人員、安管人員、特種人員、項目管理等業務知識庫,不斷優化問答功能,提升智能客服咨詢答疑准確率。
湖北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,全省住建系統將持續深化方案落實,強化資源整合與協同創新,加速八大應用場景從試點走向全面推廣,切實以人工智能賦能住建行業實現質量變革、效率變革、動力變革,助力湖北在中部崛起新征程中譜寫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。(來源:長江商報)
博悅佳輕質隔牆板咨詢熱線:400-013-9278 、 18071719278(施先生)。
推薦现有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工信部:到2020年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將達萬億元
- 輕質隔牆的概念
- 香港綠色建築評級體系走向海外
- 河北省已建成19個省級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
- 博悅佳輕質隔牆板在家裝中的三個用途
- 推廣使用輕質隔牆板的意義是什麽
- 建築如何“綠”起來?探索實現綠色建築的關鍵
- “綠色建築”透着幸福味 ——鹹陽市節能降碳綠
- 合肥下發通知:最高300萬元 綠色建築有補貼
- 淺析裝配式建築在現階段推行中的難點
- 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爲裝配式建築發展指
- 影響輕質隔牆板質量的幾個主要因素
- 江蘇省2億財政資金助力綠色建築發展
- 科普:綠色建築≠高額工程造價成本
- 加快推動綠色建築發展 提升老百姓居住質量






